我們從小就知道,人生一定要揚長補短,後來多學了點東西,瞭解了國外有一個「木桶效應」,說的是,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,是由它的最短的一塊木板決定的。從而演繹為,人生一定要注意去補短。

我開始也是深信不疑的接受了這個觀點,所以,每當別人指出我的缺點的時候,我都是點頭稱是,低頭思過。就這樣過了很多年,似乎也還好。

但是當我大學畢業十四年後,我越發懷疑這個理論是否在把我們引向一個正確的方向?

比如還是拿我做例子(看來我還是善於自我剖析的),我大學學的是計算機,上大學的時候,我發現自己是比較擅長設計解決方案,但並不擅長把那個代碼寫出來。在大學的時候就被C語言的指針禍害的要命,在《數據結構》(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程)的作業中,一旦涉及多重指針,我就開始犯暈。

這個問題一直延續到畢業後,我們那個年代(貌似很久很久以前了),每一個計算機系畢業的同學大都是看比爾·蓋茨的故事長大的,所以,「自己的代碼被千百萬人使用」無一例外成為大家共同的夢想。我自然也不脫俗。第一份工作、第二份工作和第三份工作,都是以程序員身份應聘,每天對著電腦敲代碼。

但敲著敲著,我對我自己能力越發產生懷疑,第一份工作在華為,其實與其說自己寫代碼,不如說對著前人的代碼抄一抄,改一改,自然談不上成就感。第二份工作做電視機頂盒,結果這個公司理念太超前,超越了當時的時代,產品沒上市,我那一點代碼自然沒有幾個人使用。終於到了第三份工作Motorola,我們做的是手機軟件,而Motorola的手機當時每部都有少則幾十萬,多則幾百萬,上千萬人使用,所以我覺得自己距離夢想越來越近了。

結果很有意思的是,我千辛萬苦設計好的那一個模塊,因為我敲代碼的速度實在是太慢,結果在中期的一個checkpoint評審時,老闆認為按時完成的風險太大,無情的砍掉了這個複雜但卻前途未卜的功能。事後看老闆的決定,是相當的正確,因為這個功能的確屬於一個過渡性的功能,很快被業界淘汰。這是我唯一可以拿來安慰自己,而不至於因為自己的編碼能力太差而產生灰心想法的角度。

好吧,連續三份程序員工作都讓我認識到,自己寫代碼很難有出路,別說成為這世界上最優秀的那一批人,就連自己周邊的同事都很難超越。在這條路上,我如果堅持走下去,那麼恐怕我到今天是一個幹活干的很辛苦,但是毫無成就感,鬍子邋遢,生活失敗的人。

還好,我是一個比較善於給自己找出路的人。代碼寫不好,那就幹一點和代碼無關的事情。我老闆以及我老闆的老闆發現我這麼一個大活人,一天沒事幹,但感覺人還挺聰明,愛學習,就以治病救人的心態重新幫我找職位。

後來的一些細節就不說了,反正是經常幹著各種別人都不願意幹的活,自己還不亦樂乎,比如做SDK,寫文檔,和國外的開發商談判,創建測試團隊等等。這些活,都是一個出身純潔,定位高遠的研發人員所不屑的,如果你是研發人員,或者你的朋友中有研發人員,那麼你懂我在說什麼。你不懂的話,可以這樣考慮,就問自己,你在你目前的崗位上,最鄙視哪種類型的工作,那麼我當時樂此不疲的幹的就是那種工作,這種工作有一個名字:「邊緣工作」。

那個時候,我通過做這些邊緣的工作,發現自己一大優點,就是善於阿Q精神,從別人不喜歡的事情上,找到安慰自己的地方,把這個工作在自己心中改造的高大上起來。然後在這個工作上,只要使出一點點自己的能力,馬上就能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。

所以,我從開始連續三次,嘗試做一個優秀的程序員的dream中醒過來,決定還是做一個「非程序員」。在工程師、「程序員」文化盛行的公司裡,我的這個「非程序員」的定位給我贏得了很好的發展空間,因為這些活總得有人做,而且後來幾年的經歷發現,我當時的選擇也是很有眼光。

其實更準確的說,不是我有眼光,是因為我幹的活屬於「少有人走的路」,這些路反而越走越寬,因為沒有競爭。而那些大家都看得上的高大上的工作,因為聰明人都去幹,反而競爭激烈,很難脫穎而出。

不管是我精明神武也罷,機緣巧合也罷,總之,因為那些不被人重視的活,後來越來越有需求,我從一個無活可干的邊緣人,變成一個香餑餑。

回顧一下這個過程,而從畢業豪情萬丈,覺得自己會成為一個「偉大的程序員」,到連續受挫,終於認識到自己不可能是一個「偉大的程序員」,放棄補短,花了四年,三份工作的代價。這個過程有「先知先覺」嗎?沒有!有些剛畢業一兩年的同學,一時半會沒找到自己的「長處」,就憂心忡忡,這個大可不必。

我們稍微深入分析一下,你就會明白為何「短不可補」。

第一,「短處」其實體現了自己內心對自己的「高估點」。你為何會很糾結一些「短處」,其實你有很多短處,比如爬不了珠穆朗瑪,比如跑不了42公里的馬拉松,但你為啥不糾結?還是因為你不在乎。

一個被你糾結的「短處」是因為你一直都很在乎。你很在乎的原因是來自於從小的言傳身教,看了太多的故事書和傳記書,覺得自己在某一方面,可能和自己崇拜的那個人有相似之處。於是,在心中,你把自己給神話了。但大部分情況,你都不是那個人,

所以,「短處」都是你自己很在意,但確實「高估」自己的地方。人的幻想是很可怕的,因為你的幻想會把你拔高到和傳記裡你偶像一樣的高度。所以,從這個角度看,「短」很難補。否則在全世界看《喬布斯傳》的人有幾百萬,按照1%的「真傳」概率,那麼也有幾萬能成為喬布斯了,可是事實呢?

第二,短處不僅僅是一個客觀事實,也是一個周圍人心中的印象(也就是說,這不僅僅是一個「你是誰」的問題,而更是一個「別人覺得你是誰」的問題)。比如你偶爾出國,去歐洲、美國的veda salon 差話,和一些當地人溝通,你會發現當地人對於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,因為這種印象根深蒂固。

改變自己容易,改變別人心中的印象難。如果你在這個公司已經留下一個「寫代碼差」,「財務水平差」的印象,你再想鹹魚翻身,很難!假設我是你的領導,願意再多給你一次機會,但是只要你在一點上無法令我滿意,那麼我就會更加強化「這一點上你不行」這個印象。

為啥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公司,學習好或者工作好的人都是越來越好,因為「得寵」啊,因為老師和領導會刮目相看。這種刮目相看會帶來兩個結果,第一:給你更好的工作,更好的機會;第二,對你的失誤很寬容。

但是對於一個Loser,你得到的剛好相反:更差的活和更少的耐心。這會導致你在「補短」這條路上,花的每一分鐘和每一塊錢,都是效果極差。再加上自己信心也不足,所以,「補短」就變成一個崎嶇的泥濘道路,而路的盡頭,並非世外桃源。

所以,如果你一直在糾結於自己的短處,一直在花時間,花金錢在補短。那麼今天可以停一下,因為「補短」是一條不歸之路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心靈雞湯 VEDA SALON
    全站熱搜

    dpc5vmz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